羊城晚報記者 黃麗娜 實習生 凌志君
  醫患關係現在到底有多緊張純醋蛉找浴耙交脊叵盪蠹姨浮蔽魈獾難虺鍬厶車幕鴇潭染湍藶災歡恕⒀緣氖忻襠儆行鈉狡駝擼霰鷲酒鵠此咚底約漢圖胰嗽庥齙氖忻窀巧峋閬攏桓惺忻窨嗟攘寺厶騁桓齠嘈瞧冢晃芟蠆渭勇厶車氖形郎至斕嫉泵娉慮椋餼鱟約旱囊攪憑婪住�
  過度檢查、大處方、以藥養醫、醫療糾紛……這一個個套在醫患關係頭上的“緊箍咒”,難道真的都是醫生或醫院的責任?當中有沒有患者認識的誤區?如何從體制上尋求解決之道?
  77歲老醫生也吐槽
  廣州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首席教授陳鏡合今年77歲,多年的從醫經歷,讓他必須站出來排除一些患者的成見——
  “檢查也是醫生保護自己的方式。比如有個病人進來急診室,一進來就暈倒了,有經驗的醫生會立刻摸摸他的頸動脈,發現心跳停止後,會馬上捶他兩下,十個裡有兩個救得活。但是現在醫生還敢不敢這樣做?不敢。因為人家會說是醫生捶死病人的,會問醫生你捶他的證據在哪裡。”
  “曾經有一個腦血管腫瘤的患者,醫院為他做了手術,手術費12萬元,但是他當時只繳納了8萬元。手術後,身體各種功能都正常,但是沒有把他的頭蓋骨蓋上去就讓他出院了。患者也沒問醫院為什麼這樣做,而是直接找了媒體,於是變成了因為沒交足醫療費,醫院不給患者蓋頭蓋骨,造成了很壞的影響。其實這是患者沒有知識,事實上該患者的手術需要開頭蓋骨減壓,手術後如果直接把頭蓋骨蓋上去對恢復影響不好,需要一段時間、一定條件下才能蓋回。其實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
  “病人太多,醫生真的太累了,我已經77歲了,每天下午2點上班,晚上7點才能下班。我們看病看得快點,病人就抱怨不認真,缺乏溝通,問了問題不回答。看得慢點,又說等了那麼久,幾個小時還沒輪到。我們也理解,你排隊、拿藥,檢查,最後醫生只看了兩三分鐘。可如果不這樣,後面的人排上一天也輪不到看。”
  政府投入比例太低
  病人為什麼對醫生如此不信任?總抱著質疑的態度來看病,懷疑醫生多檢查、多開藥,其實源頭就在於醫院的投入不足,很多醫院需要靠檢查、開藥來養活自己。
  廣州市衛生局黨委書記唐小平表示,目前政府每年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占GDP的5%左右,這個比例還是比較低的,“一般的發達國家會達到10%,美國達到了18%。”這樣的投入水平,也遠遠不能維持醫院的運作,政府的投入大概只占公立醫院支出的15%,這讓醫院不得不靠檢查、收費來維持運作。唐小平也坦承,醫院的市場化經營,讓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沒有完全體現出來。所以未來改革的方向,就是要使公立醫院更好地體現公益化,加大政府對公立醫院的投入,不再需要以藥養醫。同時,也可提高醫護人員的待遇,減少人員流失,加強服務。
  對於醫療資源的均衡問題,唐小平表示,根據《廣州市醫療設施佈局規劃(2011-2020年)》到2015年爭取中心區外的各區都有三級甲等醫院,同時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減輕大醫院壓力,減緩看病難的問題。
  廣州醫調委“在路上”
  如果發生了醫療糾紛,市民應該怎麼辦?唐小平表示,廣州目前有四條解決途徑:醫患雙方協商解決;向衛生部門投訴,申請醫療事故鑒定;向法院提起訴訟;通過醫療調解委員會調解。
  醫療調解委員會真的能發揮作用嗎?省醫調委主任王輝介紹說,省醫調委從2011年成立以來,處理的廣州地區的醫療糾紛案例逐年上升,但醫鬧的數量卻在逐年下降:從2011年的每年超過100多起,到2012年的70多起、2013年的40多起,到2014年第一季度為止只有9起。
  既然能在醫療糾紛中發揮這麼大的作用,廣州何時成立自己的醫調委?據瞭解,4月8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已審議通過《廣州市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若干規定》,規定由廣州市司法行政部門指導設立廣州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負責醫療糾紛的調解工作。市司法局副巡視員魯義華表示,待規定下發後,會馬上推進這項工作。
  黃麗娜、凌志君  (原標題:醫患關係緊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wifsvln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